在教學現場裡,我發現有些孩子只喜歡構圖、畫線條,不喜歡上顏色,即使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,他們也會傾向使用蠟筆、或是彩色筆等可控媒材來上色,不喜歡水彩這種富有變化、流動性的媒材,這是為什麼呢?
為什麼孩子喜歡專注於畫線條?
喜歡畫線條的孩子,都屬視覺型居多,他們能夠仔細觀察外在事物的輪廓,並且描繪下來,較為注重視覺上的美感,所畫出來的東西也會比較寫實。
通常這樣的孩子,會有自己喜歡畫的主題,且非常有自己的想法。如下圖,這個學生非常喜歡恐龍、哥吉拉,幾乎每張作品裡都會出現恐龍、哥吉拉的身影。

有些孩子甚至會喜歡使用特定顏色,例如下圖,這個孩子非常喜歡紅色,他會使用紅色蠟筆,來畫各式各樣的機器人(機器人也是他特別喜歡的主題之一)。

又或是像女孩子特別偏愛粉紅色,使用粉紅色蠟筆來畫喜歡的貓咪及相關事物。

孩子不喜歡上顏色的原因是什麼?
線畫型的孩子不喜歡上色有幾個原因:
1.他們往往專注於所畫的事物,畫完之後就覺得疲勞而懶得上顏色。
2.他們害怕上顏色後,會破壞原本的構圖,或是畫壞作品,尤其像是水彩,這種流動性媒材,他們會比較排斥。若是要選擇塗顏色,他們大多會選可控媒材,像是蠟筆、彩色筆或是色鉛筆等。

(學生作品-相較水彩的流動及變化,較喜愛用蠟筆或彩色筆來上色。)
如何引導孩子做不同的嘗試?
那要如何引導孩子做不同的嘗試呢? 在上色部分,一開始可以引導孩子,先用彩色筆、蠟筆來局部塗色,慢慢等接受習慣後,再嘗試使用水彩,這樣他們才能逐漸建立自信心。

(筆記本封面設計-中年級學生,原本只愛構圖畫線條,害怕上色會搞砸線稿。經由慢慢引導建立信心後,願意使用顏料來完成作品。)
另外,若是孩子有特別喜歡的主題,例如恐龍、機器人或是寶可夢,每次上課都畫相同主題要怎麼辦呢?
首先,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將自己喜歡的事物,融入到課程主題中;或是請他們觀察更深入,畫出更細膩的細節。
事實上,不用太過於擔心孩子們一直重複畫相同主題,當他們對新的事物感到興趣時,作品也會呈現不同的面貌。

(A學生作品-中班時的作品,喜歡恐龍、哥吉拉等怪獸。)

(A學生作品-小學時的作品,怪獸等細節相較從前作品更加豐富細膩。)

(A學生作品-上了小學後,因閱讀對歷史故事產生興趣,除了原本喜愛的恐龍外,會開始畫歷史故事相關情景。)
藝術教育的本質:尊重孩子的想法並啟發他們的創造力
若是孩子一直很排斥上色,也沒關係,畢竟藝術教育的本質,是奠定在讓孩子自由發揮創意。
站在成人的視角,我們會希望孩子能學習新的事物,並有所精進及進步,但這必須在尊重他們的前提下來進行引導。畢竟創意本身沒有對錯,只有個人審美及喜好。
對於處在塗鴉期~圖示期的孩子們,是啟蒙繪畫及創造力的黃金期。當他們能大膽畫出心中所想,並且能得到支持和鼓勵,就是啟蒙創造力,及培養自信心最好的時刻。